奔跑在全国各地的货运司机,如同现代“游牧人”一样,追逐着一个又一个运单,来自货拉拉平台的司机栾松祥便是其中一员,主要专注于跨城市的长途业务,因而每一次接单都像是开启新的“盲盒”,也是一场未知的旅程,这使得他一年中有多达300多天都在跨城货运的路上“漂流”。

栾松祥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1986年出生,人生似乎和车有着不解情缘:服兵役期间有幸成为一名汽车兵;退伍后的职业也是司机,还曾在抚顺路批发市场周边揽活拉货。2015年开始跑了6年网约车,2022年下半年买了厢式小货车,开始跑货拉拉。

大部分货拉拉司机集中于同城配送的短途业务,而栾松祥独辟蹊径,专注于100公里以上的小长途运输,一旦收入高达二三百元,日均两单即可收入四五百元。但是接长途订单意味着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极有可能面临空车返回的情况。因此,栾松祥的接单模式犹如“开盲盒”,每天都跟随订单“漂流”在路上。
高德地图上能清楚地显示这两年内栾松祥的“人生漂流”:近两年时间里跑了14万公里,点亮了102个城市,最北开到了河北,最南居然开到了海南岛。一年365天,他有300多天在外“漂流”,每次“漂流”的平均时间大约在一个月,最短也要十几天。

栾松祥开的是一辆中型的新能源厢式货车,在外“漂流”期间,90%的时间都是在车里度过。只要有合适的单子,不管多晚都会抢,然后启程干活。一般凌晨的活都比较急,相应的费用也会高,一次都能赚四五百甚至更多,甚至有一次还接了个赚上千块钱的单。

对于身为厢式货车司机的栾松祥来说,他的车辆不仅是日常工作的工具,更是漂泊生活中的避风港。为了每月多赚四五千块钱,他常年在外奔波,即使疲惫也不愿花费七八十元在旅馆住宿。平时衣服脏了便在公厕自行清洗晾干,日常洗漱也同样在公厕简单解决。
今年夏天因为皮肤过敏难以忍受,栾松祥才找了一间带有卫生间的普通旅馆入住,这是跑货运两年多来唯一一次没有在车里过夜。平时他会根据货物的装载情况选择是睡在驾驶座或者车厢内,并且会搭配充气垫、电热毯、睡袋等用来抵御寒冷,但在冬季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依旧会冻到瑟瑟发抖。
和其他在全国跑长途的货车司机一样,栾松祥行车的里程表就对应着收入,一年能跑7万多公里,年收入约10万元。路途中所有的花销栾松祥都精打细算,可以将生活成本控制到最低。
栾松祥有两个孩子,老大是10岁的男孩,老二是7岁的女孩,每次离开家都会很想妻子和孩子,只要距离不超过两百公里,他总会抽空开车回家看看。
栾松祥的妻子生了孩子后就成了全职妈妈,不仅细心照顾孩子和家庭,还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每次他回家,妻子都会帮着换洗所有衣服,做几道他爱吃的菜,给他按摩颈椎等。
常年不在家,孩子很好奇爸爸的工作,为此,栾松祥带孩子们体验货拉拉司机的一天,看着爸爸帮客户搬货,运货,再搬货等,两个孩子觉得新鲜有趣,还想跟着爸爸四处跑。而栾松祥也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学习时光,以免吃生活中苦。

青岛本地人干货拉拉的并不多,在很多人眼里栾松祥出生在城市,从小娇生惯养,应该不太能吃苦。栾松祥没有那种“矫情”,是受父母的影响,父亲当年在市粮食局工作,曾被评为“杰出青年”,母亲获得过市级“劳模”称号,都是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的工人阶级。
栾松祥不否认,人到中年压力很大,别看现在跑车一个月有小一万块钱,还完贷款,也就刚刚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而且父母年龄也大了,也得时不时回家照顾。
货拉拉司机栾松祥不仅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普通中年人积极应对生活压力的态度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告诉所有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力量,只要心怀希望,脚踏实地地前进,都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美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