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首页 > 生活 >

让智能技术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1-04-02 08: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尽享由此带来的丰富和便捷。当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教育和医疗都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快速迈进时,我们是否想到,老年人群体正处于被智能化遗忘的尴尬境地。

  随着社会老龄化逐步显现,老年人群体不断扩大,在他们步履蹒跚地迈入老境时,飞速发展的智能技术又把他们远远地抛在了寂寞的旧日时光,他们成了现代生活的“化石”:不会用微信,不知道语音和视频聊天,不知道如何用智能手机扫码付款、打车订票,更不知道用医院的预约软件挂号看病。他们与智能生活存在很大的隔膜,是现代社会的“原始人”,被时尚的年轻人称为“老古董”。

  是他们不愿融入智能生活吗?是他们拒绝快捷、方便的智能服务吗?抑或是他们的思维、观念已经陈旧、僵化,接受不了全新的智能生活?如果真正走进老年朋友的生活中,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老年人并非天然与智能生活绝缘,他们与智能技术的隔膜是因为他们已经退居社会边缘而缺少了和智能技术亲密接触的机会,是社会没有给他们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是缺少积极服务老年人群体的措施和办法。一句话,是智能技术抛弃了老年人,而不是老年人拒绝了智能技术。

  第一,要把责任扛起来。培训老年人群体智能技术的担子由谁来担?社区教育机构和老年大学自是责无旁贷。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和各地老年大学要把智能技术作为一项新的培训内容和培训任务,纳入老年人再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切实做到有师资、有教材、有课堂、有方案、有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则要在经费、制度、章程上抓落实,确保指导到位、督查到位、考核到位,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第二,要把服务提上来。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智能技术培训,要用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想老年朋友之所想,急老年朋友之所急,要做好充分调研,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年朋友的需求和想法,让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切合老年朋友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培训哪些内容、怎么培训、怎么组织,在考验相关责任单位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在考验他们的爱心和耐心。如果不能得到老年朋友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培训效果必定要大打折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就要抓好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把工作做到老年朋友的心坎上,让他们学得会、用得好,用得舒坦、快乐。

  第三,要把技术做出来。当下的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歌猛进,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真正为老年人群体服务的技术和应用却明显地存在短板和空白。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年轻人群体的需求,而对老年人群体的市场开发,在应用层面显然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撑,产品开发的动力和积极性都不够。大力开发满足老年人群体需求的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要看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加大适合老年人群体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让老年人走进智能技术,让智能技术贴近老年人生活,这是智能时代的新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保证生活物资供应让民众吃下定心丸
下一篇:在美华人:我们一直生活在系统性歧视之中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ad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