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首页 > 产业 >

乡村产业振兴需久久为功(话说新农村)

发布时间:2021-06-02 09:2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乡村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让乡村产业持续健康成长

  山腰上果树茂盛,草丛里鸡鸭觅食,蜂箱旁群蜂飞舞……在甘肃省陇南市不少乡村,农民既有见效快的养殖产业,也种植周期长、效益高的林果产业,“长短结合”让农民发展产业有信心,更有了耐心。得益于多年持续不懈地培育,陇南的核桃、油橄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乡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培育34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小米粉变成了大产业、小茶叶长成大茶“业”、小土豆变成“金蛋蛋”……这些特色产业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精心培育,依靠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拧成一股劲,合力让一个个“土特产”闯出了名堂。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当前,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但应注意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急于求成,难免会出现片面追求规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只有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让乡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在打造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当前,一些地方的乡村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较短,市场竞争力弱。接下来应瞄准薄弱环节,加快乡村产业提档升级。让“一产”优起来,多在生产绿色优质产品上做文章;让“二产”强起来,推动科技创新,引进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让“三产”旺起来,加快传统农业与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等深度融合。实践证明,只有在产业规划、龙头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打造出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链,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补上产业发展短板。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资源要素短缺,发展产业要补的课不少。对于脱贫村,应加强产业后续扶持,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扶上马再送一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不少乡村在冷链物流、现代营销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精准施策,持续补上影响产业发展的弱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产业兴盛乡村美百姓幸福有盼头
下一篇:数字产业提速为网络安全打开新空间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adr1